<acronym id="mbdou"></acronym>

  • <wbr id="mbdou"><ins id="mbdou"><table id="mbdou"></table></ins></wbr>
      1. 龍巖國資協會官方網站歡迎您!
        設為主頁 收藏 管理入口

        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方案(摘要)

        來源:《龍巖國資》第26期“政策解讀”欄目 編輯:龍巖國資協會 2023-04-19 09:54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下稱《方案》),雙方緊緊圍繞實現互利互贏的目標,推動兩市對口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共同書寫新時代“老區+灣區” ..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下稱《方案》),雙方緊緊圍繞實現互利互贏的目標,推動兩市對口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共同書寫新時代“老區+灣區”的動人故事。

        《方案》從紅色文化教育、文旅康養、基礎設施、產業和園區、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教育和科技、醫療衛生、國資國企、金融資本、干部人才交流等10個方面深入推進廣州市和龍巖市對口合作工作,助力龍巖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讓合作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兩地人民。

        工作目標

        到2027年,龍巖市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效銜接推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充分激發。

        兩市建立橫向聯動、縱向銜接、定期會商、運轉高效的聯動工作機制,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產業合作平臺共建、雙向交流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實施一批標志性的重大區域合作項目,探索形成一批對口合作典型經驗做法,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發達地區合作典范。

        重點任務

        (一)紅色文化教育合作

        1.共同傳承紅色文化

        深度挖掘古田會議、新泉整訓、松毛嶺戰役、紅軍長征出發地、紅軍入閩第一村、中共三大會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等紅色資源,促進廣龍紅色文化交流,共同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2.共建紅色教育載體

        探索建立紅色教育基地、教學點共建共享機制。支持古田干部學院提升辦學質量,高標準建設古田會議精神研究中心,開發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共同打造新思想宣傳培訓基地。鼓勵廣州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古田干部學院設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開設高層次人才、專家國情研修班。支持龍巖中央蘇區金融街建設,打造全國紅色金融教育基地。

        (二)文旅康養合作

        3.推動文旅康養高質量發展

        ★立足兩地文旅特色資源,加強文體旅游康養產業發展合作。

        ★兩市互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建立兩地文化旅游城市聯盟。

        ★依托各自媒體資源宣傳對方文化旅游品牌,相互支持參與宣傳營銷活動,提升文旅康養品牌在對方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支持雙方在主流媒體、旅游網站等平臺開設廣州龍巖文旅宣傳專欄、專版,支持廣州日報等媒體單位與龍巖市縣融媒體中心合作交流。

        ★推進“穗巖一家親·文旅心連心”系列合作項目,支持成立龍巖文旅宣傳營銷廣州中心,加強兩地在旅行社、星級酒店、A級景區等領域合作,持續開展“百萬老廣游龍巖”活動,打響“紅色古田·養生龍巖”文旅品牌。

        ★鼓勵廣州市屬國企參與龍巖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支持永定客家土樓與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探索建立“土樓文化銀行”。

        (三)基礎設施合作

        4.推動互聯互通便捷高效

        開通廣州—龍巖的直達動車,根據運營實際適時研究加密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直達龍巖機場航班,加快推進廣州至河源段(龍川)、龍巖至龍川鐵路(武平至梅州段)及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龍巖段)等項目建設,推動福廣高鐵通道建設,加強兩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學習推廣廣州在5G、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基建領域先進的經驗做法。

        鼓勵和支持廣州企業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參與龍巖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

        5.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學習借鑒廣州市新型城市基礎建設全國試點經驗,協助龍巖市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在城市體檢、智能建造、智慧市政、城市綜合管理等領域深化應用。

        (四)產業和園區合作

        6.統籌承接產業轉移

        ●梳理兩地產業體系,按照生態優先導向、嚴防污染轉移的要求,研究產業鏈協同發展清單與重大產業項目清單,發揮廣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作用,幫助龍巖承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補齊建強產業鏈。

        ●創新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探索“廣州企業+龍巖資源”“廣州市場+龍巖產品”“廣州總部+龍巖基地”“廣州研發+龍巖制造”等合作模式建設。

        7.支持龍巖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產業合作試驗區

        ○探索廣州市在龍巖市國家級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謀劃建立“飛地”產業園,通過聯合出資、項目對接、資源互補、技術支持等方式,共建數字經濟、循環經濟、軍民融合與電子信息等專業園區。

        ○采用全域聯動、共建共享模式,探索構建“1+8”總體發展格局(即1個龍巖—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試驗區和8個特色產業合作示范園)。

        8.聯手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手拉手”活動,推進廣州新型顯示、高端裝備制造業、高端精細化工業與武平縣、連城縣等在技術、市場、投資等方面合作。

        ◆聯合開展重點產業靶向招商,探索品牌節會“一會多地”“共同舉辦”等新模式,共同謀劃舉辦兩市招商引資推介大會。

        9.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兩市高新區、經開區和各工業園區、專業園區、特色園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兩市依托已有產業基礎和優勢,重點在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紡織、建材等特色產業及配套產業領域開展廣泛合作,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10.搭建外資外貿合作平臺

        ●發揮廣州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規模優勢,協助龍巖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探索啟動陸地港綜合保稅區建設,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建設,共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

        (五)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合作

        11.協同發展現代農業

        ○加強兩市鄉村振興人才、科技、咨詢服務協作交流和勞務合作。

        ○引導廣州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龍巖畜禽、蔬菜、果茶、薯業、林竹花卉、食用菌、淡水漁業、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聚集,培育發展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以及“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12.增強城市發展動能

        ★借鑒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經驗,支持龍巖建設區域性節點城市、現代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等,發揮永定、上杭、武平等粵閩省際交界優勢,建設石材、農產品、新能源汽車配件等物流園區。

        13.拓寬農產品消費渠道

        ☆鼓勵兩地市屬國企、龍頭企業等投資建設農產品加工及預制菜產業園。

        ☆主動對接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爭取在龍巖市創建認定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預制菜原材料或半成品供應基地。

        14.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協助龍巖完善城鄉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實施雨污分流、截污納管,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

        ◆推進兩地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尾礦庫污染治理,打造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有序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15.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共同開展“雙碳”市場能力建設培訓、碳排放權交易、碳匯資源開發及生態產品價值制度建設,探索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交流培訓及案例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打造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發達城市對口合作的零碳技術聚集區、產業示范區。

        ◇依托現有交易場所,探索共建生態產品交易市場,推動開展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創新生態產品價值異地轉化模式。

        16.促進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共同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發展綠色產業、循環經濟,探索共建一批綠色工廠和園區。

        ●支持龍巖發展綠色金融,推進廣州市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向龍巖輻射,推動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的發展。

        (六)教育和科技合作

        17.深入開展教育領域合作

        ◎加強基礎教育合作交流,探索推動兩地中小學、幼兒園、特色教育學校建立對口協作關系,在教學研究、研學實踐等方面建立交流協作和資源共享機制,推進廣州—龍巖示范性高中友好共建項目。

        18.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

        ●拓寬科技創新合作領域,引導兩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工院校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聯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引導廣州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等在龍巖設立分支機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七)醫療衛生合作

        19.加強醫療衛生領域合作

        ☆發揮廣州市醫療衛生資源優勢,幫助提升龍巖市醫療服務水平。

        ☆探索醫療衛生合作模式,開展重點醫院對口合作,逐步推動建立醫聯體、中西醫優勢?、?坡撁撕瓦h程醫療協作,重點在醫技提升、?婆嘤、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公共衛生等方面開展雙向交流合作,促進兩市醫療衛生資源共享。

        (八)國資國企合作

        20.搭建國資國企合作平臺

        ◇加強兩地國資國企間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廣州國有企業采取項目共建、合資合作方式參與龍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推動兩地國有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股權投資、土地開發、供應鏈貿易、資本運作、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兩地國有企業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鼓勵廣州市屬國企牽頭參與龍巖文旅康養資源開發,投資建設龍巖文化旅游、健康養生、職工療休養項目,助力推進龍巖市打造閩粵贛邊區域文旅康養消費中心。

        ◇探索廣州市屬國企到龍巖開展產業項目投資合作,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促進龍巖市產業轉型發展。

        ◇發揮廣州國有企業在項目投資、運營、風險管控等方面優勢,支持廣州國企與龍巖國企強化資本對接運作,探索聯合成立開發運營主體,探索共同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共同開展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等業務。

        (九)金融資本合作

        21.推動金融資本合作

        ◎支持兩地金融工作部門、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在穗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在龍巖依法合規開展業務。

        (十)干部人才交流

        22.開展干部人才交流

        ☆開展兩市干部交流鍛煉和學習培訓。廣州市根據實際情況選派經驗豐富的干部、業務骨干到龍巖開展交流鍛煉,龍巖市定期從相應部門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廣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交流鍛煉、跟崗學習輪訓。

        23.搭建青年工作合作平臺

        ◎支持成立以兩地青年聯合會秘書處為基礎的青年合作項目推進辦公室,加強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交流,兩地定期舉辦青年發展研討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兩地團市委班子、青年企業家群體、基層團組織和青年社會組織定期走訪交流、人才合作機制。

        編輯:黃富民

        監制:陳壽南

        版權聲明:來源注明是龍巖國資協會的稿件,版權歸龍巖國資協會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493人閱讀

        欄目

        24小時人氣排行

        最新文章

        av无码在线观看_无码内射少妇一级视频在线_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蜜臀_爽爽婬人综合网网站
        <acronym id="mbdou"></acronym>

      2. <wbr id="mbdou"><ins id="mbdou"><table id="mbdou"></table></ins></wbr>